close

她說:沒有父母願意花二十年培養一個殺人犯

5C99E8FFCC8C71553590527.jpeg

一句話頓時讓台灣不少個為人父或子女的觀眾,眼眶不自覺的濕潤

這不是假設句,而是某些人的真實心情寫照

聽到劇中殺人犯的媽媽這麼說,你是否也突然意識到我們從未去碰觸的,原來這麼多?

 

很奇怪,也很真實,我們常常意識到的所謂認知,沒有辦法在現實中以很好的情緒或言語表達,可是當別人把這些認知白話地詮釋了,我們卻又禁不起衝擊的力道。

 

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經驗,尤其來自父母的關愛,只是方式不同。

也許你我都一樣,常想不透為什麼有些人可以輕易地拋棄家人去做傷天害理的事情,無論是傷人或是自傷

可是其實我們也都曾直接或間接地拋下過家人,只是輕重跟方式不一樣而已。

 

留下來才是最大的考驗,尤其離開的人有多瀟灑時

article-5cab05d227333.jpg

戲劇張力的拉扯,即使知道有種存在另一端的平衡桿,我還是不願認同那些標榜生病了的,然後只能承認自己就是個凡人,厭惡蓋過了良知,還可能影響了理智。

 

我也討厭被留下的感覺,曾想過有一天如果家人不在了,那我也不想活了。

所以當她說,沒有父母願意花二十年培養一個殺人犯,我更佩服的是,願意承受這種痛活下去的父母,那該有多痛?

 

我沒當過父母,只知道很多人也是邊做邊學習怎麼當父母,希望孩子安好幾乎是普世的價值,但我想在很多人心裡,希望自己孩子不要跟別人不一樣更是。

 

尋求認同的激烈手段,也許只是想要被看見

5CB44F306E8121555320624.jpeg

我們都太害怕面對不一樣的眼光,害怕自己跟別人不同,無法想像身邊人成為殺人犯會是什麼場景,可是那位母親的女兒對著鏡頭說,你們殺的人不比我哥少。

 

很多人有這樣的過去,可能是言語上的、肢體上的、行動上或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,被霸凌或孤立的記憶,覺得不被全世界接納或是理解,也許你我覺得這些跟我們很遙遠,會不會其實殺戮就在那些日常裡慢慢蔓延?

 

像是種證明,太想證明自己的善或惡,孤立的對向是渴望被認同或接納,或者該說只是「被看見」

 

我們都太習以為常那些場景,真正能做的還是太少,如果多一點包容會不會讓傷害降低一點,沒有人能保證。

 

但如果最低限度是如此,在開口或是發洩情緒的每一個當下,多想一下,真正說出來的文字會不會有點不同?在看一件事情的時候,會不會多一點遲疑而不輕易下定論?

 

原諒無法學習,但同理心可以

14b1-hryfqhk9279841.jpg

很喜歡賈靜雯在裡面詮釋的角色,因為是個很真實的人

沒有人生來就慈悲,我確信,慈悲有時是個選擇,或者說是讓自己放下的方式

當我們願意試著同理別人的立場時,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

比起原諒別人,憤怒有時候是來自於,我們無法放過自己

 

如果善可以選擇,那惡一樣也可以

只是面對事情時,我們選擇哪一邊多一點

並且願意讓理智控制情緒,好讓這個天秤不至於失衡太多

20190401-080012_U5965_M509924_4a14.jpg

這部劇呈現了很多在我們日常裡可能會出現的「罪惡」

大至剝奪人的生命(不管是無差別殺人、無病識感、還是意圖墮胎的議題)

小到我們每天都在說的、打字的用字遣詞

 

你以為沒有傷害的,往往最具有殺傷力

與其說是啟示劇,我更想稱呼這部戲為日常劇

每一天新聞上演或報導的,甚至是網路分享的,背後可能都有這樣的故事

誰是犯罪者,誰是被害者,誰是加害者...

 

你以為與你無關的那些,其實只是你沒注意到的日常,不是嗎?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絮言絮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